地理大发现之后,一些西方国家开始了它们四处“开疆拓土”的过程。原来地广人稀的地方得有个自己接受认可的名字啊!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乡。为了区别原来的地名,加上了新字。国外尤其新大陆有很多这样的例子,最有名的城市当属NewYork了。 虽然这个在汉语里没有译成新。新西兰、新泽西、新罕布什尔、新墨西哥,等都是这样的情况。印度的新德里虽然不属于新大陆,却也是这样的情况。日本有个新潟(xì)县,来源好像是“新的潟湖”,并不是跟原有的对应。新加坡的新是音译,并没有新旧之新的意思。 国内带新字的地名要看情况:省级只有新疆。地级市有河南新乡和江西新余。辽宁阜新的新在后面,这种就不算了。对了,还有台湾省的新北和新竹,也算地级市。县级的就不少了,除去地级市的市辖区,还有好些个以新字开头的县市。最多的是河南:新郑,新蔡,新安,新野,新密,新县 湖南次之:新邵,新宁,新化,新田,新晃新疆再次之:新源,新星,新和两个的有河北(新乐,新河)、广东(新兴,新丰)、辽宁(新民、新宾)和内蒙古(新巴尔虎左、右旗)一个的有:山东新泰,山西新绛,江西新干,浙江新昌,云南新平,四川新龙,江苏新沂。那么,我们国家地名中的“新”都是相对于原来的而言吗?就像新大陆那样。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。下面分情况加以说明。一、相对原来X的“新X”属于这种情况的有新郑、新蔡、新密、新晃、新北、新巴尔虎和新绛。 尤其后面三个,现在还有相对应的:新北VS台北,新巴尔虎VS陈巴尔虎,新绛VS绛县。(新北市的英文名就是NewTaipeiCity。)密县比较特殊,改了好多次。最开始密,春秋时又新密邑,汉代之后很长时间是密县,80年代初期分出个新密区,跟密县还分属不同城市,末期又撤销了这个区。90年代又把整个密县改成了新密市。二、由原来的地名升级而来置县时借鉴了原来的地名。 比如新乡,隋开皇年间置县,原有新中乡而取新乡。类似的还有新田、新宾、新昌、新河、新县。新野似乎也可以归到这一类(春秋战国称蒸野,刘邦时设县称新野)。三、美好寓意这种情况就比较多了。比如新疆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),称西域新疆,光绪十年(),建新疆省,意为故土新归。 其他的如新宁、新化、新民、新源、新安、新和、新平、新龙、新丰、新星。新星是一个非常新的城市,设立于年1月21日,在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基础上成立的,应该算是最年轻的城市了吧。 四、合称这种情况不多,有新泰(新甫山+泰山),新邵(新化+邵阳)。五、其他还有几个不太好归类的。江西的新干和新余,最初都跟河流有关。江苏新沂也和河流有关,开挖了一条新沂河,城市也就依此命名。河北的新乐则跟新没什么关系,是“西乐”的讹读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6405.html |